买车缘由

其实早在三年前我就很想买一台车,虽然那个时候我租的房子离上班的地方只有步行五分钟的距离。而那个寒假我和我爸商量,他给了我两个选择:要么买房,要么结婚。

结婚是不太可能的,相比较之下买房更简单一点,所以我买车的梦想破灭了。

直到去年装修房子开始,我就盘算着在今年买一辆自己的车,一方面是长久以来的梦想,一方面是离上班的地方步行有半个多小时的距离。那时候我信心满满的,却没想到被装修公司跑路给了一个沉重的打击。

过年的时候,我爸给了我一张卡,说可以取4.5W出来,以防装修不够。在我几乎花光自己的积蓄之后,房子勉勉强强装修成了能住人的样子。在买电器的时候我想,要是装修公司没跑路就好了;在买家具的时候我想,要是装修公司没跑路就好了;在准备买车的时候我还是在想,要是装修公司没跑路就好了。

额外支出的近4万元成了我心里的一个隐痛,我从最开始一想到这件事就睡不着觉,到慢慢坦然去接受了这个事实。

今年四月左右,偶然在刷帖子的时候看到有人问“长安uni-v和影豹怎么选”,或者就是这两款车加上几款其它价位不相上下的车。那时候我默默保存了截图,却没过多去了解它们,因为我知道我根本没钱去考虑买车。

六月底我搬家,真正住进自己家的那两天没有喜悦,没有激动,只有无尽的疲惫。这个断断续续装修了接近一年时间的房子,我来看过上百次的房子,在我搬进来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搬进新家的感觉。搬进来之后才真正体会到通勤的不便——小县城没有地铁,没有很便捷的公交路线。小区大门外的公交车不到上班地,打车的等车时长也较长,所以我基本都要步行接近十分钟走出小区,到一个十字路口打车。

汽车之家还是懂车帝?

在放暑假之后,除了完善有些零零散散的问题之外,我开始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这辆车—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uni-v就突然脱颖而出,让我自动忽略了其它几款车。

我在汽车之家看参数,看实拍,在B站看车评人的视频,在知乎看评价,和朋友讨论。这样没有太多新意的反复之后,终于在某一天我开始关注它的落地价格。因为绝大多数的购车信息应该都集中在汽车之家和懂车帝上面,所以我分别对比了两个平台的成交价格。

直接说结论:汽车之家的成交价略略略高,比如尊贵款的在本地七月的成交价竟然普遍在12.8万及以上,价格不太具有参考性;懂车帝的价格相对符合实际一点,但掺水的可能性也很大,因为有些价格低到你无法想象

而两个app给我的体验也有很大的差异:在汽车之家查询过一次底价,有一家经销商给我打过电话;在懂车帝查询过一次底价,有N家经销商给我打过电话。此外,汽车之家每个车型都有实时的聊天小组,在里面可以看到一部份地方的网友分享他们的预算和成交价格;而懂车帝里面充斥着各种所谓的“优惠”“折扣”“免费帮买”。在界面声称可以向用户提供购车底价,各种明细表之类的,事实上是要你的电话号码,然后由经销商联系。如果加了他们工作人员的企业微信,你会发现根本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,还强调他们组织团购,带买,帮砍价。

报价对比

由于本地的长安店没有卖uni系列,所以我决定去主城询价,选好了经销商并大致规划了路线。

大致规划

但在去主城之前,听从朋友的建议,还是在本地的车商了解了一下行情,对方在申请经理之后,给uni-v尊贵款的最低报价是12.4万,虽然我心里没有一个具体的预算价格,但是这个价格显然超出我的预算太多。

今天早上坐朋友的车,一起去重庆主城的经销商看车,去主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——他们都提供试驾。

去的第一家店,和此前加了微信的小姐姐提前打了招呼。我们到店的时候,她还在忙着服务上一位客户。等待之余,我和朋友去感受了一下展厅里的低配uni-v,一致认为内饰不错,设计也很棒,甚至我个人认为车内空间比我想象的要更大一些。

在她忙完之后,拿了车钥匙带我们去试驾,此前在网上关注到的胎噪声我也能够接受,1.5T的动力还是强劲,不至于“虚鲸一场”,驾驶体验也比较满意。在预算价格的时候,她写下了12.7(具体精确到各位,但是我不记得了,下同),算上优惠三千,落地12.4万。

这个价格显然没有吸引力,我也知道她肯定能拿出更低的价格。于是我准备好前一天晚上睡不着觉像是为了应付考试准备的话术,从两个方面表达了我的意思:

1.晓之以理,从区县来到主城是有成本的,所以我希望不要套路,一步到位。

2.动之以情,谈谈我自身能够承受的价格和心里预期价格,期望销售帮我达成。

这一套话术我对前后见过的几个销售都说了,能不能交易成功就看缘分了。小姐姐很为难,去和领导商量了一下,告知只能抹去零头的几百块钱, 但是诚心谈的话,最低降到12.3万。在一番无效攀谈之后,我们选择了离开。

第二家店离第一家不算很远,去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。销售小哥在他们(可能是领班?)的呼喊下,同样戴着耳机出来了。我们装作是刚从区县来到这里,连午饭都没吃。小哥也很懂,就问要不要去他们食堂吃点饭。虽然此前有蹭饭的念头,但是我客套了一句“正事都没办吃饭不太好吧”,我朋友也推辞了一下,小哥便没再提及。预算的总价跟第一家一样,但是优惠只能少两千,虽然也去“申请”了一下,最低只能给到12.5万。在一番无效攀谈之后,我们也选择了离开。

吃过饭后,我们去了第三家,决定如果价格还是相当,那就去隔壁区县谈谈,因为当价格相当的情况下,距离越近越方便。

第三家店接待我们的应该是他们的销售经理,因为攀谈过程中有工作人员来找他签字。同样的话术沟通之后,对方最低只能给到12.3万,由裸车价116900,购置税5170,保险费用4300,上牌费800和优惠力度构成。这时候我再次提到了我的经济能力,自身能勉强拿出8万,找朋友借4万。我能理解12万的价格比较难办,所以我也不多说,就12.2万,最高预算。但是价格仍然谈不下来,于是我从上牌费800入手,确认自己上牌,把价格砍成了12.2万,当即订车,没再去看另外几家。

买亏了吗

价格贵不贵我无法很客观的做出评价,但是主观来讲,这个价格确实达到了我的预期价格。由于是今年三月份才上市的新车,加上购车模式是由用户在app下单,在4s店提车,经销商能够给出的优惠确实有限。针对公务员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贴适用于K和T却不适用于V,我朋友告诉我这个价格应该是目前正常渠道的低价(不是底价)了。

为什么铁了心定下这个心理价格,因为我综合了网上的成交价,综合了聊天室里其他网友的销售顾问的报价。在去主城之前我认为自己是能砍到这个价格的,虽然中间产生过动摇,但最终坚持了下来。

总之小小的建议:多了解网上的咨询和成交价,不要相信懂车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