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马游记录·马来西亚
前言
考虑到新加坡很小并且消费很高,所以这次出游我主要在马来西亚玩。起先也考虑过去东马仙本那或者西马的槟城,但是大马太狭长,往返两地也没那么方便,加上那几天也没确定回国日期(一直在观望机票价格),所以马来西亚之旅其实主要只在吉隆坡呆了几天。
入境马来西亚之前同样要填写电子入境卡(MDAC),入境卡没要求填离境日期,相对比较自由一点。
以下图片均压缩了 60% 以上。
行程概览
Day1:22日下午六点多达到吉隆坡机场,乘坐 klia ekspres 到达 KL sentral,乘地铁后步行到酒店。办理入住后去楼顶无边泳池打卡双子塔,再步行到到双子塔对面拍照。
Day2:上午接近 11 点退房,至此我依然没有特别准备攻略,大致按照路线“占美清真寺——独立广场——苏丹阿都末大厦——生命之河——茨厂街”开始 city walk。下午两点多到另一个酒店办入住,然后步行去天后宫,晚上在 NU sentral 吃了晚饭。
Day3:再逛 NU sentral,中午在华人茶餐室吃饭,然后去吉隆坡国家博物馆和天文馆打卡。
Day4:中午吃了双峰肉骨茶,下午逛了柏威年,打卡 M 记路口,逛了阿罗街,又步行到118大厦和茨厂街了,回酒店后在泳池泡了一会。
Day5:乘 klia ekspres 到吉隆坡机场,坐亚航直飞重庆的航班。
吉隆坡的交通
从上面的行程概览可以看出,我在吉隆坡的几天过得并不是特别充实。受限于吉隆坡的交通,我活动的范围更多都是在酒店附近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吉隆坡的交通远没有重庆的交通那么便捷。
首先,从机场到吉隆坡中央车站有至少三种方式。第一种是乘坐大巴,好像只要12马币,但是我更青睐动车高铁和地铁这一类的轨道交通;第二种是乘坐 klia expres 列车,列车直达中央车站,单程票价 55 马币,往返 100 马币,出海关后可以在自助售票机买,支持微信支付宝和 visa 支付,后来才知道在官网买还可以便宜 5.5 马币;第三种是打 grab,大概七八十马币,但是到此时我在国外还没有打车的打算,所以没选。
其次,吉隆坡的地铁站自助售票机大多数只支持现金,只有少数支持刷卡。第一晚乘坐地铁时都无从买票,好在人工窗口可以刷卡,于是两马币买了一个 token。和没买电话卡一样,因为不知道要待多久,所以我也没有买交通卡。此外,吉隆坡地铁是按颜色分的,很多站无法站内换乘,并且从地铁站到目的地往往也要走十几分钟。
最后,我在第三天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带伞,从天文馆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在下雨了。走到大华酒店时雨像瓢泼一样,等了两个小时都没停,只得花 18 马币打了一辆 grab,两公里的路,因为堵车等司机来都等了半个小时。
吉隆坡的景点
吉隆坡的网红景点很多,比如去吉隆坡很多人都会打卡双子塔,独立广场,茨厂街和柏威年那边的麦当劳路口。
其中,双子塔的夜景确实很不错,无论是拍风景照还是人像都很好看,尤其是周边以无边泳池可以看见双子塔的酒店更受游客欢迎。我在酒店顶楼的泳池边拍照之后,步行到双子塔对面拍照,虽然没有更近欣赏,但也觉得满足。
独立广场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,包括旁边的占美清真寺和苏丹阿都末大厦。在独立广场旁边就是另一个网红打卡点“I❤KL”,挨着打卡点的一栋三层建筑,我以为是独立广场博物馆之类的,没想到上楼才发现这居然是吉隆坡图书馆。
茨厂街里更多的是卖服装和饰品的店铺,很多店主都不是华人,由于没有返回来走 T 字路口的另一条路,所以也没见到什么美食。在茨厂街附近就是鬼仔巷,同样也临近吉隆坡第一高建筑默迪卡118,118附近有一条华人街,有很多华人开的餐馆或者店铺。而另一网红美食街阿罗街在白天看起来确实比较冷清。
最后,柏威年广场的年味还是比较浓厚的,在一楼大厅正巧碰上一个迎新年的活动,人非常多,我只是草草打卡便去逛其它楼层了。
吉隆坡的酒店
相比较之下,吉隆坡的酒店比新加坡酒店便宜太多,并且房间也大不少。在新加坡住1200左右的酒店,房间可能就在十平米左右,但是吉隆坡却有四五十平的套房,价格在300到800不等。
我第一晚住的是 platinum2 KLCC by DM,不到五百块钱,房间可以看到吉隆坡塔。这栋酒店大楼包含很多酒店,所以共有两个大堂,多个前台。办理入住之后我就到顶楼泳池打卡了双子塔夜景,因为其特殊的位置,以及多家酒店共用泳池,所以夜晚楼顶的人挺多的。
后面几天都是住的一家离吉隆坡中央车站较近的酒店,运营方式跟前面一家差不多,都是多家酒店共用一栋楼和一个泳池,一晚200左右。因为泳池只能看到一点点双子塔,所以这里价格更实惠,入住的人也不是那么多,泳池相对也很冷清。
吉隆坡的酒店基本也配备国标插座,所以到此我都没能用上带的英标转换头。200左右的价格,环境、位置和设施都挺不错,相较于国内同等水准的酒店,已经算是很实惠了。
吉隆坡的餐饮
到吉隆坡的第一晚,我在近距离拍照双子塔后,步行到不远处的一条小吃街。这里有很多停着车卖吃喝的流动店铺,六马币一杯的苹果汁喝一口便能尝到浓浓的粉末,相比较吉隆坡也到处都有的蜜雪冰城来说,还是雪王5.5马币一杯的抹茶啵啵更有性价比一些。
当晚,在另一个流动摊位花将近 15 人民币买了一份鸡排饭,只有两把塑料勺子和叉子,对于习惯用筷子吃饭的国人来说,确实有些不便。口味也只能说一般,但也不至于难吃。
此后的几天逛下来,吉隆坡大街小巷更多的都是印度和印尼菜系,一些商场里也有泰国菜和中国菜,大多数都让我提不起胃口,唯有 NU sentral 里的那家泰国菜里,有一份肉末饭让我觉得还不错。
在来之前,大马本地人就跟我说一定要尝尝马来西亚的肉骨茶。推荐的友谊肉骨茶没开门,谷歌地图搜寻附近,还有一家阿喜肉骨茶评价不错,而旁边的新峰肉骨茶就不咋地了。但是很不巧,友谊肉骨茶门店也在装修,预计三到五月恢复营业,不得已在旁边新峰肉骨茶吃了。如果有人要在吉隆坡吃肉骨茶,我强烈不推荐新峰肉骨茶。价格确实比不上新加坡,但是也不算便宜。五六十人民币的小份肉骨茶,肉比新加坡的要多,但是汤的味道有些一言难尽。
当然,还不得不提到 NU sentral 旁边的那家新记中西餐室,是一家华人开的小餐厅,里面有很多华人吃饭。我点了一份新记焖饭(含猪肉版),外加一杯中国茶,总费用15马币,小餐厅不收额外的消费税。焖饭里的料比较杂,有猪肉,也有虾仁,味道确实很适合华人口味。当时我依旧没有换马币,吃完结账时才知道他们只收现金。老板娘很信任地说:“那你明天再来给咯。”我要留一百人民币做担保她也不肯收,我当即去 NU sentral 换了一百人民币的马币(100人民币换59马币,比实际汇率少一马币多一点),然后去餐馆付了钱。
至此,在吉隆坡不换钱的做法是行不通的,更何况稍后去博物馆也需要现金才能买票。
吉隆坡的体验
在吉隆坡呆了好几天,除了市中心这些打卡点之外,稍微远一点的景点我就只去过天后宫了,连黑风洞都没去。
吉隆坡给我的感觉,除了消费没那么高之外,远不如新加坡。
交通不如新加坡便利,城市的发展和干净度也不如新加坡,高楼大厦附近可能就是一些低矮的楼房或者待开发区域,有些地方很干净,有些地方随地都是烟头和垃圾,甚至还看到过一个印度裔对着街边的绿植撒尿。
此外,除了华人之外,吉隆坡也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印度人或者印度裔,还有皮肤偏黑的马来人。他们大多数人不会说中文,说的英文也很难听懂,无论是街边商贩,还是地铁甚至机场工作人员。所以交流起来也不如新加坡那么无压力。
但是如果要问还会不会去,如果以后的另一半想去的话,我也一定不会扫兴。